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科资源库建设行动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所有课题 >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科资源库建设行动研究 > 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2022届高三地理冲刺教学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朱海洲  发布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

2022届高三地理冲刺教学建议

顾松明

        5月10日下午,全市高三二模分析会议在市教科院(线上+线下)如期举行,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这一届高三的尾声,标志着又一个关键阶段的到来,标志着地理学科备考和学生发展的新征程。

        在此次会议上,4位一线教师的发言,别出心裁,让大家深受启发。年级主任吴文婷主任(地理、市一中),班主任代表任老师(语文、省常中),备课组长李老师(生物、奔牛高中)、张老师(语文、省华中),他们的发言直接指向下一个阶段的发力点和生长点,为常州老师们的精神和智慧点赞鼓舞。市教育局戚宝华副局长的发言,每次都是我用心学习的重点,这一次,戚局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考情分析;相关建议;工作提醒。让我仍在回荡心中的是他对下一个阶段的三大建议的解读和阐述。

        一是思想重视:三个必须,必须提高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必须克服大局决定论、经验决定论、生源决定论。

        二是如何设计行动方案。要突出问题导向、突出过程导向、突出目标导向。突出教学安排的定位。三个回归:回归课标、回归基础、回归通法。注重讲练考,微专题、综合练、热点讲。突出活动安排,强调要上好最后一节课(每一节课),做好学生的精神导师。

        三是部署和落实。注重靠前指挥,后勤保障,检查反馈。同时,戚局长又再次分享了备考的10个细节:十个规避,无目的无计划的教学、不游离于团队,不要填满,不要乏味教学,不要指责,不要单一依靠试题,不要只关注少数人,不要讲练评不一致,不要忽视人文的力量。

        最后,戚局长部署了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研制本届高三质量分析报告。

        二是开展全市高三优秀实践案例评选,

        三是科学做好志愿填报工作,

        四是科学做好高一选课工作,

        五是筹备2022年暑期高考讲师团宣讲工作。

        最后完局长从规范、状态、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5月11日,全市召开了2022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教学研讨会暨新课程培训活动,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第三次研讨会,说明了上级对教学研讨的高度重视。研讨会上邀请了9位高三地理一线骨干教师,制作经验交流微视频,分别从考情分析、下一阶段举措、高考猜想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

        2022年是老教材、新课标的最后一年,属于特殊时期的过渡阶段,2021年的高考对今年的导向有多大,这个不一定好说,但是,地理学科,在22+3的题型题量结构下,有一些东西是可以确定的。

        一是单选题的简洁性是不会变的,因为75分钟的测试时间,如果22个单选题阅读量大,会影响考生的答题进程。能否指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从图像、文字中推测命题者的意图,这是需要培养的。

        二是围绕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命题的风格不会变,自然地理的综合性,人文地理的逻辑性,图像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三是综合题设问个数的有限性,2021年的综合题是3+2+3=8个的格局,8个小问也应该是2022年的格局。因此,在设问个数有限的情况下,考生如何调用所学知识,结合图文信息,构建思维框架,这是5月份需要强化的方面。主干知识如何再现和强化?从常见的地理学科情境、问题设计出发,倒逼基础知识的重现。例如地壳物质循环、光照图的判读等已经十分陌生,就需要强化和再现过程。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的高质量问题,引导学生去思维和探究,而不是告知。素养视域下的地理测评,答题思路如何建立?单项选择题如何破解,如何得到高分,这是一定要引导和强调的。在等级赋分机制下,简单题、中档题杜绝失误,难题要勇于挑战和应对。我认为,学生在简单题上的出错,到这个时间,一般不是知识的漏洞和缺失,而是解题时的重视程度、责任心缺乏。要引导学生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开展答题,适度的焦虑发挥才能最好,而不是考后的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综合题要务必高度重视(学生是有点忽视的??),学生一般都喜欢做选择题,完成时间短、反馈及时。但是,我们要知道新高考地理卷的特点,有54分或56分(占比一半以上)的文字阐述题,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说是“得综合题者得地理天下”。怎么办?这就需要各校备课组和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在下一阶段,强化对综合题的答题指导,加强研究,形成答题的“模板”,当然这里的模板是预设与生成一体化的。例如,“是什么”的试题,答案要点一定不能遗漏,规范表述的因果关联;“为什么”的试题,要建立地理事物的时空联系,强化系统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建议从要素、区域关联的视角分析其变化。“怎么办”的试题,要有不同的视角,学生自己要及时转化角色——企业家、工人、农民、科技人员、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环保人员、中国人、外国人、甚至要有动物的思维等等。当然,建议类、启示类、意义类的试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建议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即时、动态化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做到示范作用,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寻找答题的方向和要点,并组织语言,要无比接近到评分标准上来。最后,希望全体地理老师们关注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态变化,包括心理的、知识的、技能的等等。

        适当、适时的猜测高考试题,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感和神秘感,这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