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省市区级课题 > “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 > 学习材料

中期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张正华  发布时间:2024-03-03  浏览次数:

《“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的研究》中期报告

 德育课题《“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的研究》酝酿于20213月,20215月经经开区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批,正式立项。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此课题展开的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研究背景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每一个关心教育改革与发展,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识之士,都不可能对这种极具现实意义的改革漠然视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给予高度重视,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我校提出这一课题就是要改变现实教学带来的种种弊端,让教育激扬生命,使教育充满阳光。

2、学生成长的需要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说明彼此切磋、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学生发展共同体”为高中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学生发展共同体”不仅强调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还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

趣,融知、情、意、行于一体,兼顾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多种教学目标的协同达成。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互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技能,并促进学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协同发展。“学生发展共同体”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习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采用“学生发展共同体”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革学习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们通过互帮互助,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教师发展的需要

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灌输式、机械训练式教学还时有充斥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缺乏生机。追根究底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切实转变师生角色,关注全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提出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建构就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如何让学生好学、学好,将要求教师把帮助学生更积极、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工作来做;将彻底改变以教师教得好为好课标准的状况,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和价值,是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好;将把学生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调动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和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自主发展规律……这些改革都会给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念和行为上的变革,教师唯有在实践研究中把握规律,掌握方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无愧为托起明天太阳的脊梁。

4、解决合作学习中问题的需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合作学习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学习方法、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宽容感和集体观念等还需继续探索研究。在运用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流于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5、学校发展的需要

探究学生发展共同体建构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能从感性和理性的层面上,探索学校文化对学生发展共同体建构的导向功能,并拓展和丰富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为此,我们提出了《“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的研究》,是我们真正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放在首位,规范学校管理,依托本校资源“槐”文化,把促进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联系起来,把办特色学校与学校的和谐发展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第五项修炼》,第一次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研究如何建立一种理想的“学习型组织”,书中介绍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虽然他写的是商业团体,但是此后这一词很快进入教育文献中。乔萨万尼将圣吉的五项原则之一“团体学习”,翻译到教育情境中。1995年,博耶尔对美国的一些基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报告,首先提出了学生发展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生发展共同体是所有人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

陶行知先生在1932年就提出“即知即传人”的思想。并将这种“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周围的同伴”付诸实践。可以说是“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实践者。然而后来,这种学习关系、学习形式已被人们淡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共同体学习研究与尝试。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领课程文化转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自主发展和同伴互助相结合,为小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提供了条件。2006年第4期《全球教育展望》,钟启泉发表《“学生发展共同体”的范例——日本佐藤学教授访谈》,介绍滨之乡小学的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建构和运行的实践经验。

虽然学生发展共同体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而且,这类群体合作绝大部分都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在课内即时开展的,极少数延及到课外开展,也还是为了学习的目的而进行,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一定作用但缺乏整体螺旋上升式的层递成长。而我们课题中的“学生发展共同体”则是有别于这类的合作团体,我们致力于构建一种适合于高中生群体便于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开展,以综合性发展个体为目标而不是仅限于深度发展某项知识技能的新型合作的团体,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对这类“学生发展共同体”如何进行管理的班级和学校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槐文化”:悠悠古运河,养育了沉稳坚定、豪爽大气的横林百姓;孔子周游列国,在此留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训。横中人承古韵遗风,秉先贤之道,聚古槐之精,集新槐之萃,虽朴实无华,却香飘万里”。坚守“槐”文化之源,延续“槐”文化脉络,沿着“槐”文化前进,以“槐”育怀,以“槐”致未来。

学生发展共同体: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寻求更适合自我成长方式的精神需求下,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同与不同,形成的获取自身自足性的学生群体,是个体自在自为又融合团体发展的意蕴关联体。

四、研究目标

  学校发展目标:丰富“槐文化”中的核心“和朴文化”内涵,形成“生活俭朴、为人质朴、做事勤朴”治学作风,创建“和而不同,朴而不俗”教育特色,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校育人体系和育人方式来创建高品质高中。

教师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完善人格、培育人才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形成有助于学生的个体品质提升,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全面发掘的学生教育范式。

学生发展目标:通过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塑造学生“品行坚韧、生命旺盛、勇于担当”发展品质,提升发展境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说明:通过本课题研究完善学校育人体系和育人方式,强化“和而不同,朴而不俗”教育特色,对省横中高品质发展注入新的发展能量。对教师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形成丰富的育人范式,有着可操作化的实践意义;对学生发展更是意义重大,我们预期学生获取自身自足性和个体自在自为的发展,多维特长个性发展,也希望能学生防范精致利己主义,形成包容协同差异发展,整体提升融合性、组织力、合作力,理解形成团队力量能干大事、干好事,自我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沃土。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学校层面研究课题,研究的概念范畴较大,内容设及:建设实践型的五育并举育人范式,系统架构培养体系,适应新课程,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模式,形成有助于学生的个体品质提升,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全面发掘的学生教育范式。设计如下子课题:

子课题1.《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的策略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建设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上共研讨、同分享;在读书活动中共阅读、同进步。

子课题2.《高中学生在常规行动中生活发展指导策略》

研究共同体——在第二课堂中共活动、同发展;在生活中共沟通、同和谐。

子课题3.《高中学生群性发展指导行动化研究》

子课题4.《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策略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说明: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建设学生发展共同体,如何更好服务与学生全面发展,涉及学生发展的内容既有学习、文化艺体活动,也有校园常规、劳动创作等方面,内容较多。既有共架共同体开展,也有可变即时共同体合作,因而我们以项目子课题落实。共架共同体主要落实在学业发展和校园常规行动研究;即变阶段共同体,落实在一些学校阶段活动中研究。虽然我们设置4个子课题,但研究的内容是集中的,即研究学生发展的指导策略,优化激发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六、开展课题以来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研究经验,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我们对前一研究阶段工作做了整理,也提出了在中期研究阶段所要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第一,汇总前期研究工作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个研究环节紧密相连,在中期研究工作开展前期,我们在合理安排研究时间的同时,做好对研究准备阶段的汇总整理工作,找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认真思考下一研究阶段的需要注意事项,并调整优化研究计划与活动方案,凸显“槐文化”特色,为本校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展开课题会议,深入探讨研究方案,根据每一位研究人员的特点与优势,细化研究任务,制定每一研究阶段的管理制度,成立实验领导小组,为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以个人理论研究为基础,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个方面、各种内容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为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提供重要实践支撑。对课题准备阶段中出现的资料、数据、以及各种成果进行整理、总结,不断修正方案、措施,开展深入研究,初步发挥课题的研究作用。同时,针对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开展课题研究的公开课研磨活动,旨在精准有效的解决课题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正确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全面接受中期检查。

第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小组成员利用互联网资源平台、百度文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多种资源平台,大量搜集、整理与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和朴文化等相关的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进一步了解当前的研究成果,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文献资料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情况,及时创新本次课题研究的形式和内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并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的高效开展。

   开展课题会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增强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对“槐文化”的正确理解,调研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同时,要善于捕捉课题实验过程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存档。积极创新课题管理机制,加强制度育人引导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养、学科素养与文化素养。

第三,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开展问卷调查,分别对我校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关于“槐文化”的理解现状,从编制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到分析问卷,初步掌握高中教学现状、以及在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主要成因,根据问卷分析得出最终研究结论。采取问卷设计、小组讨论、师生访谈等方法,分析发现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情况等,并结合查阅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更深入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等,从而有效解决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不足、学生学习能力弱、兴趣不足、槐文化理解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定期了解了学生、教师的槐文化育人情况,并及时对研究实施过程中所获得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认真、积极地撰写中期报告并通过课题教学观摩以及论文等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

第四,邀请专家深入指导

   邀请教育专家莅临指导,在分析研究过程中问题情况的同时,探究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并再次进入深入研究,对师生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积极重建高中合作学习机制,创新改革协同育人模式,并交流汇总班级小组建设情况,从而不断优化学生共同发展的育人模式。认真倾听教育专家、评议专家提出的指导建议,在组织班组活动,引导学生的共同学习“槐文化”、“和朴文化”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协同发展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机制,优化教学环境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针对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不足,认真思考研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习优秀的研究成果、教学案例与研究计划,随时提出修改意见,组织课题组成员共同检讨计划的得失,并进行及时的修改、调整与发展。在研究实施阶段,进行不断地培训,加强对教研人员的培训,才能使课题计划不断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从而有效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综合素质,掌握正确的育人方向。

第五,总结交流研究经验

   进入深化研究阶段,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积极建设实践型五育并举范式,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加强课堂实践的研究和反思总结,着重研究学生在槐文化学习、小组合作中出现的困惑。同时,督促小组成员认真做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也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录。

   根据提出的整合学科资源、深化课程育人、组织班组活动、强化活动育人、优化协同育人、挖掘教学资源等,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变得更加条理化,鼓励教研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充实,解放育人思想,总结交流研究经验,才能思考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在提高思想认知的同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小结。积极撰写相关阶段性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等,进行总结分析,为接下来的结题工作做好准备。

七、取得的成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1、发表论文3篇

张正华老师的论文《讲故事、唤心灵》2022年7月发表于《少年时代表》;

陆文莲老师的论文《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2022年7月发表于《《民族文汇》》期刊;

陆文莲老师的论文《就立德树人,以德促教——谈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发表于2021年9月《小作家报》。

2、获奖论文及案例

姓名

论文及案例(标题、颁奖单位、等级、年份)

陆文莲

《做擦亮星星的人》2022年10月获常州市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优秀班主任论文评比三等奖

陆文莲

《教育是一树树的花开》2022年5月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论文一等奖

闵红玉

《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2022年10月获常州市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优秀班主任论文评比二等奖

王静怡

《打造3C班级, 培育学生发展共同体》2022年10月获常州市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优秀班主任论文评比三等奖

陆文莲

《种下桃李与春风》、《种星星的人》2022年9月获经开区班级建设案例二等奖

姚亚宾

《能用众智,善用众力》2022年9月获经开区班级建设案例三等奖

马敏

《关注学生心理 活动助力高考》2022年9月获经开区班级建设案例三等奖

华玉萍

《信任与爱,不负期待》2022年9月获经开区班级建设案例三等奖

朱焱明

《心有阳光,始终温暖》2022年9月获经开区班级建设案例三等奖

3、优秀社团、团委、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奖及德育类综合荣誉等

姓名

优秀社团、团委、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奖及德育类综合荣誉等

朱华芳

2022年7月获常州市示范社团

张正华

2022年8月获常州市师德模范

马敏

2022年9月获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陆文莲

2022年9月获常州市优秀班主任

王静怡

2021年11月获经开区师德标兵

华玉萍

2021年6月获经开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刘佳

2022年4月获经开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夏寅

2022年4月获经开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朱焱明

2021年度高三6班获常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2021年度常州市教育系统示范团组织

2021年度常州经开区五四红旗团委

对于本次“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静心设计、认真实施、不断调整研究计划与活动方案,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包含中期报告、德育管理模式、学习型共同体小组建设模式、学生综合评价项目等,不仅对其他学科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还受到了教育专家的称赞,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对“槐文化”的重视。

八、存在的问题

在对“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课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时间不充裕

   参与本次课题工作的研究人员是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课题研究工作繁重,研究时间不充裕,需要利用休息时间,开展问卷调查、教学调研等。基于这种情况下,尽管有管理制度、工作计划的约束,出现了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针对于研究时间不充足的问题,研究人员也会尽量去克服这种情况,争取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第二,理论素养待提升

   虽然开展了课题会议,要求每一位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但是理论素养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对槐文化、共同体建设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学习,并根据搜集的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教学案例等,优化调整教学研究方案,促进研究成员良好德育素养、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第三,实际调研不深入

   对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际调研不够深入,缺乏对学校育人体系和育人方式的深入探讨,在高中教学中德育引导不够全面,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可能会缺乏整体性、全面性。此次研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些细节还有待深入研究,具体的方法、策略也还不够具体,很多观点还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

九、下阶段研究计划

在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中,经过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的努力,将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立足于实践,同时围绕“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考虑如何解决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制定的研究总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织研究人员,定期开展课题会议,交流、分析、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提高对槐文化、德育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正确认知,从而逐渐完善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合理、科学地安排研究时间,深入调研工作,围绕班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设实践型五育并举的育人范式,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共同发展的班级文化制度,汇总研究成果,推广使用,为课题结题工作做准备。

2022年11月~2023年10月

学校整合发展前期研究成果,建设实践型的五育并举育人范式,创建五育区融合的学校育人环境;系统架构培养体系。

课题落实在(1)整合学科资源,深化课程育人;(2)组织系列活动,强化活动育人;(3)汇聚社会力量,优化协同育人;(4)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践育人。